什么叫新闻敏感

作者: 《少年博览》红领巾大记者

栏目:校园新闻报 发布时间:2019-05-22

        初识新闻的小记者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满腔热忱地去采访,被采访对象介绍了大量的信息,你挥笔如飞,记了十几页,为了不漏掉每句话,还用录音笔把采访同期全程记录。可采访结束后,面对堆积如山的素材,你却自乱阵脚,不知道该报道什么。还有的时候,小记者们外出集体采访,别的记者不断挖出“新闻宝藏”,可同样的采访内容到你手里却咸鱼淡吃,平平无奇。常常是乘兴而去,却两手空空,败兴而归....
        新闻无处不在,有些人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就出在这些人缺乏新闻敏感上了。
        什么叫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新闻界常常谈到的一句行话。 它向来就被视为“新闻记者之魂”。同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别人看不出它的“新闻点”,而你却能瞬间感受到它的“新闻味”,这就是新闻敏感。所以,新闻敏感就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洞察力。新闻敏感是新闻思维中最敏锐、最活跃、最显赫的表现,也可以硕士一中思维灵感。
        有人把新闻敏感形象地比喻为“新闻鼻”、“新闻眼”、“新闻脑”。作为合格的记者,鼻子能嗅出新闻,眼睛能看到新闻,大脑里能映射出新闻。在采访中,新闻敏感越强,捕捉新闻的本事就越大;相反,新闻敏感缺失,就识别不了新闻,当然,也就不可能抓到新闻。
      《纽约时报》著名记者泰勒在当记者时,有一次采访一位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泰勒到剧场后得知演出取消了,便回家睡觉了。第二天,其他报纸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这位女演员自杀的消息。泰勒采访失败后,他的编辑告诫他,像这样的女演员取消演出,本身就是新闻,其背后可能有更大的新闻。
        这就涉及到记者识别新闻的关键能力之逆向思维。新闻往往是通过有机组合采访元素推演出结果。所以人们的惯性思维是,当结果浮出水面,新闻事件本身就失去了价值。所以在得知一个新闻信息后,要善于逆向发问: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个结果?过程本身有没有新闻性?这个结果会不会衍生新的新闻事件。当这样发问成为习惯,新闻关联的蛛丝马迹就不会被屏蔽。
        新闻的敏感是全方位、多维度的综合素养,不止是善于挖掘新闻,也包括在新闻现场的应变能力。某些特定场合,新闻敏感可以成为让新闻事件变得更鲜活的“催化剂”。
      上世纪80年代初云南发生了一场大洪灾,当地组织一批记者到灾区采访。在灾区,记者看到的灾情视觉差异极小,但发出来的稿子竟有着天壤之别:稿子见报后,光明日报驻云南记者王茂修的报道影响最大,他从洪灾造成的危害中发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人类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是造成洪灾的主要原因。当时,我国还很少有人关注生态问题,王茂修慧眼独具,最先从生态的角度报道了这场灾难,引起强烈反响。
    1997年香港回归前,董建华刚刚当选行政长官,召开记者招待会。当时去的记者很多,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突然灵机一动,想到可以为凤凰卫视说普通话的观众朋友提一个问题,因为在香港的记者都用广东话提问。当她用自己的大嗓门加上清晰的普通话大声向董建华提问后,做为香港首席行政长官的董建华果然用普通话回答了,这一片断后来被中央电视台所选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吴小莉的灵机一动是建立在强烈新闻敏感基础上的,她预判到如果董建华用普通话回应,正契合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浓厚氛围。这一问,可以使新闻现场变得生动,使事件的新闻价值得到提升。所以,新闻敏感是让我们从众多记者中脱颖而出的不二法宝。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们国家面临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时,不少电视新闻记者怀着对四川人民的关切之情,深入到四川灾区第一线,不顾生命危险,拍下了许多“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感人画面,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灾区人民的疾苦和广大官兵、干部群众抢救遇难者的事迹报道给全国人民。从而唤起了全国民众“支援四川的热情,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爱心。四川地震报道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敏感和洞察力。

      上面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新闻敏感的对名记者的重要性! 美学上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同样,生活中缺少的不是新闻,缺少的是发现。也就是说,记者看到了,听到了,亲历了,但这并不等于发现,许多好新闻与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擦肩而过。而新闻敏感强的记者,能从平凡中洞见伟大,能从普通中窥见独特,能从砂子中发现真金。小记者们定要学会处处留心,提高自己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发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点。新闻敏感不是用人工训练的技术方法培养出来的,而是在自己的工作进程中不断学习,通过实践培养、积累起来的。小记者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和信息越丰富,悟性就越强,兴奋点就越多,新闻敏感就越迅速快捷。所以,小记者应该博学多才,见多识广,阅历丰富。这是增强新闻敏感的关键,这也是唯一正确的有效途径。
 
 

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